22 四月 2025

Benoy新作:世博天地 —— 后世博时代为城市焕发新活力

由Benoy 精心打造提供室内设计商业平面优化服务的世博天地作为上海世博核心区块上的“最后一片拼图”于2024年的最后天12月31日压轴揭幕。

该项目由中国人寿、上海地产、华润置地、华润金融、申寿润投资联手打造,紧邻“一轴四馆”等浦东滨江地标,与南北高架、世博大道主干道接驳,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除5万平米(地上5层,地下3层)的精品购物中心外,项目还包含两栋9.4万平方米拥有LEED金级标准的精品高层甲级写字楼,其同样是Benoy提供室内设计及软装概念(点击了解更多),已于2024年投入使用;项目还包含2座多层商务独栋和两栋高端精品酒店。



历史印记

上海世博天地位于浦东世博板块核心区B06地块,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同时交织着现代创新活力,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项目独特的意义与使命。在世博版图中,它以城市超链体的概念,链接周围文化旅游场馆,致力于成为新的美好生活高地,这一理念在设计中得到了充分延展。同时,依托世博板块与滨江区位的地理优势,项目目标是打造一个集商旅友好、骑行友好、粉丝友好于一体的复合圈层友好地标,让商务人士、会展游客、演艺观众、城市休闲人群和周边社区居民,都能在此获得独特的城市生活体验。

从项目初期设计开始,Benoy 团队便秉持城市文化与空间功能深度融合的理念,深入挖掘世博的地理遗产与周边人文需求,全力打造一个既能传承历史记忆,又能引领未来生活方式的综合性商办室内空间。

在空间风格塑造上,团队聚焦世博原址特性,回溯至上钢三厂的历史,萃取其简洁干练的线条架构与工业化强对比的空间特点,并融入到世博天地的设计中,使之相互交织对话。


快节奏中的慢生活

以“都市节奏-景框之内”为设计概念,将都市人群的生活解构为更细小的切片,定格目标客群的日常生活,将这样的生活方式作为新的对焦点,在贴近日常的同时,呈现更为精致、现代的新颖设计,以“慢生活”回应“快节奏”,为进入世博天地的每个消费者编织新的生活轨迹,用全新的景框记录新故事。

设计中融入了对钢铁的回应,以金属材质的硬朗质感、金属色调与规整结构。中庭以干练而不失秩序的线条灯带勾勒轮廓,暖色的艺术漆在灯光下呈现出历史质感,搭配磨砂金属营造沉稳氛围,展现出充满力量感的空间形象。

整个空间以连桥串联,深邃感层层递进,凸显出空间的穿透力,这个设计通过镜面及雾面不锈钢材质的搭配使用将原本裸露的结构柱做到了“消隐”,制造出以连桥为串联,层层递进的空间穿透感。


大空间中的小细节把控

圆中庭因三四层宴会厅占地形成月牙顶和大面积立面实墙,造成视觉拥堵。团队采用波纹不锈钢材质,营造出精致通透的肌理效果,同时利用天窗引入自然光影,在墙面形成一幅随时间变化的光影艺术作品。

天花与铺地采用斜线的设计语汇贯穿全场:中庭及电梯厅天花以斜向线条有序排布,地坪的色彩从店铺向通道处自然过渡。

斜线母题在天花与地面的延伸中都回应了“都市节奏”的设计概念。

公共走廊与卫生间通道的地坪延续天花斜线元素,通过深浅色块交替铺陈形成新的节奏变化。

室内长条中庭高区的一侧跨层立面用竖向金属线条的整齐排列与白色灯条上下起伏的排布组合增强空间整体节奏感,配合透明天窗引入室外光线,让消费者在逛游的过程中感受空间光影的变化。

Benoy 充分发挥其在大型商办综合体与周围休闲文化项目关系处理和差异化设计上的卓越经验与创新思维。室内整体空间布局以流畅的线条与灵动的分区,巧妙地连接起各个功能区域,同时穿插点缀艺术品装饰增加商业空间的艺术性和灵动活力。从时尚购物区、精致餐饮区到文化展示与休闲娱乐空间,实现了多元业态的无缝衔接与互动。

上海世博天地作为世博片区商业的有力补充,肩负着提升区域商业能级的重任,它标志着后世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为广大市民和各地游客精心构筑了一个全新的高品质消费与文化体验的理想之地。

项目简介

服务范围:

室内设计、商业平面优化

类型:

综合体、商业、办公

客户业主单位:申寿润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代建单位:华润置地规模

商业建筑面积:50,000 平方米

办公建筑面积:94,000 平方米

项目主创

庞嵚

项目总监

马丽媛、曾兆华

设计团队
王静筠、周梅、杨宇露、石泉、潘依然

新闻动态
Thumb CITO

Faee
Vardv
Faee
Picture3
Picture4
Picture1
03
01
02
06
04
05
08
07
10
09
12
11
13
15
Thumb CITO
Vardv
Faee
Picture3
Picture4
Picture1
03
01
02
06
04
05
08
07
10
09
12
11
1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