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Paul Boldy畅谈体验式酒店的未来

Paul Boldy Pragma and Benoy Head of Hospitality Futures

联系方式 Paul Boldy, Head of Hospitality Futures
paul.boldy@benoy.com

在世界各地一些大规模的酒店行业活动中进行了为期数月的繁忙交流演讲后,Paul Boldy在我们最新的白皮书中分享了他对酒店业未来的见解,探讨如何通过酒店设计实现文化沉浸、整体健康体验以及社区互动。

前瞻思考
Paul Boldy Benoy Future of Hospitality White Paper Community Engagement

引言

在当今世界,旅行和旅游的定义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目的地以及逃离日常惯例的需求,一种新型旅客正在重塑酒店业格局。旅行和旅游的价值主张已然改变,体验式酒店的理念也随之成为必然选择。旅客们愈发倾向于基于接触当地传统、参与仪式活动以及通过主动参与而非被动观察来学习的机会,选择旅行目的地。

旅行者所求的不只是休闲娱乐,他们渴望通过文化沉浸、整体健康体验以及与社区建立联结实现自我转变。这类旅客看重意义胜过物质、追求联结而非单纯消费、期望转变而非一买一卖的交易。在这种不断演变的模式中,酒店设计对于满足体验式旅行者的诉求起着关键作用。

说到底,体验式酒店设计关乎营造情感共鸣。酒店不应只做到令人眼前一亮,更要理解自身所处场所的独特意义。旅客会记住当地艺术作品讲述的故事、公共空间的气息、建筑与沉思空间带来的静谧感,以及当地自然之美的触动。酒店设计必须不仅容纳这些瞬间,更要通过培育尊重传统的联结,为旅客提供哪怕短暂却真实、有明确目的的沉浸式体验,进而升华这些时刻。

Paul Boldy Head of Hospitality Futures

理解体验式旅行者

体验式旅行并非由年龄或预算定义,而是一种跨越代际和人群的思维模式。从婴儿潮一代到 Z 世代,体验式旅行者都在追寻意义、联结与深度。​

他们想要融入文化,而非仅仅旁观;将健康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而非奢侈品;并期望在旅行的每个接触点都能获得个性化、真实且有明确目标导向的体验。还有一个群体我们绝不能忽视,那就是商务旅客以及 “工作休闲兼顾型(bleisure)” 旅行者。随着工作与休闲的传统界限逐渐消融,这个群体正在重塑我们对商务旅行的认知。​

尽管不同代际有着共同的目标,但这种思维模式在代际间的体现形式确实有所不同。这些细微差异会影响我们针对酒店资产进行设计和运营服务规划的思路。

“归根结底,体验式酒店设计在于营造情感共鸣。酒店不应只追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要理解其所处场所的独特意义。”
Paul Boldy Benoy Future of Hospitality White Paper Experiential Traveller
  • 婴儿潮一代(1946 - 1964 年出生):追求富有意义的文化熏陶与舒适体验,重视经过精心策划、能加深他们对传统、美食和历史理解的体验,往往还带有一丝奢华感和个性化联结。​
  • X 世代(1965 - 1980 年出生):独立且务实,优先选择真实的、不走寻常路的冒险之旅,注重灵活性,常将家庭旅行与个人探索及融入当地的机会相结合。​
  • 千禧一代(1981 - 1996 年出生):受体验驱动且目标明确,渴望沉浸式、值得在社交媒体分享的瞬间,这些瞬间要与他们的价值观相符,涵盖健康养生、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以及自我表达等方面。​
  • Z 世代(1997 - 2012 年出生):作为数字原住民且有社会责任感,他们寻求大胆、互动性强的体验,以培养创造力、探索自我身份并进行实时故事讲述,常选择体现包容性和环保意识的目的地。​
  • 阿尔法一代(2012 - 2025 年出生):从出生起就受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塑造,他们开始通过多感官、具教育意义和游戏化的体验参与旅行,将乐趣与学习以及全球意识相联结。​
  • 工作休闲兼顾型旅行者(在商务旅行中融入休闲时光):将工作与探索相融合,寻求工作效率与个人提升之间的无缝衔接,重视精心策划的当地体验、健康养生选择以及灵活的住宿安排,把商务旅行转变为有明确意义的旅程。


核心期望

尽管不同代际和人群在偏好旅行的细微差别方面思维模式各异,但他们都有四个核心期望:​

  • 真实性(当地文化、传统以及社区互动)​
  • 个性化(根据个人兴趣定制的专属体验、精心打造的空间以及灵活性)​
  • 健康养生(通过睡眠、饮食、运动和正念练习,将健康融入日常行程)​
  • 可持续性(符合道德的采购、再生旅游以及环境责任)

酒店设计必须不断发展以服务于这些价值观。酒店不再仅仅是睡觉或用餐的空间,而是一个用于互动、疗愈和讲述故事的平台。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如何设计、开发和打造酒店空间。​酒店设计的未来植根于场所营造、文化策展、基于场所的健康养生以及社区融合这些关键原则。


场所营造建筑塑造独特标识

当下最动人的酒店体验并非孤立存在,它们在文化、社会和精神层面都深深扎根于所处场所。场所营造要求设计师超越传统酒店模式,将酒店物业视为文化中心。设计成为讲述故事的载体,通过材料选用、空间规划和氛围营造反映区域特色。酒店不只是一个目的地,更是 “目的地中的目的地”。​

建筑设计还必须确保酒店成为文化交流的积极参与者。通过设计、活动策划和转型再利用,酒店可以充当画廊、剧院和工作坊,比如让当地工匠入驻。

​建筑选择也至关重要。采用乡土设计、天然材料、亲生物设计以及注重感官体验的手法,能够将空间从功能性转变为带来变革性体验的场所。因此,酒店设计必须确保物业成为当地特色的标志性存在。这并非意味着复制历史,而是对传统的诠释。使用当地材料和工艺必须与现代舒适感相平衡。当我们运用被动式制冷系统、雨水收集、遮阳通道和庭院来提升隐私性时,这些举措不仅具有可持续性,还成为场所特色的象征。

​细节设计应 “讲” 出这片土地的语言。这可能意味着在图案设计中运用古老的几何图形,在家具制作中采用传统的木工工艺,或者在纺织品中融入本土符号。建筑立面也可以通过几何形状、雕刻、书法和多层含义来融入文化叙事。

​最终,建筑必须让客人对所处场所 —— 理想情况下,也对他们自己 —— 有新的认知。这就是体验式设计的核心。呼应传统的建筑、激发共情的活动策划、让人沉静的健康养生体验以及促进联结的空间,是一种永不过时的设计方法。

Detailing should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 land. This might mean using ancient geometry in patternmaking, traditional joinery techniques in furniture making, or indigenous symbology in textiles. Façades can also incorporate cultural storytelling through geometry, carvings, calligraphy, and layers of meaning.

Ultimately, architecture must teach the guest something new about the place, and ideally, about themselves. This is the heart of experiential design. Architecture that mirrors heritage, programming that inspires empathy, wellness that invites stillness, and spaces that foster connection, is a timeless approach.

为文化沉浸而设计

文化沉浸始于场所营造,即有意塑造尊重目的地特色的空间。酒店及酒店资产不能仅仅是文化的被动观察者,而必须作为文化策展人,弘扬并颂扬一个地方独特的叙事、传统和精神。​

我们不能强加千篇一律的奢华美学,而必须设计出反映、颂扬并融入其所处环境的酒店。这意味着建筑和室内设计应通过在建筑环境的每个元素中融入当地采购的材料、乡土风格、本土工艺以及以故事为驱动的空间规划,反映社区的生活体验,向当地生活的传统和节奏致敬。​

建筑必须充当文化传播者,当这些表达以敏锐且真实的方式呈现时,就能传达出场所感。室内设计的色调、质感和空间节奏应源自当地传统,而非简单照搬国际潮流,这些元素讲述的故事是任何产品目录都无法复制的。呼应周边环境的设计能培养情感联结,加深客人的文化沉浸感。

但设计不能止步于呈现,还必须促成参与。这意味着要设计能吸引客人参与而非仅仅旁观的空间。想象一下开放式工匠工作室、讲故事的圆形剧场,或者被重新打造为文化花园的屋顶空间。可以通过互动工作坊来颂扬地方音乐和舞蹈,甚至气味和声音设计也能唤起对传统的记忆。体验不再是边缘的,而是体验的核心。

​我们必须打造互动环境,让客人能够创造、行动、反思和学习。在这方面,文化成为体验的前沿,而非背景。酒店成为周边环境的守护者、游客与社区之间的联结者,以及目的地鲜活传承的贡献者。这不仅仅关乎美学,更关乎建立归属感、理解以及那些在退房后长久留存的变革性相遇。

通过空间策略实现整体健康养生

体验式旅行中的健康养生并非由水疗项目菜单或最新的健康潮流定义,它是全面的、融入环境氛围的,而且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因此,酒店设计必须利用空间、材料和感官线索,将健康养生融入客人旅行体验的方方面面。

​借助亲生物设计原则,把自然从背景转变为主角,运用自然光、有机形态、空气流动和感官刺激。设计应引导打造能让客人平静、激发灵感并恢复活力的环境。​

在沙漠景观中,可以考虑采用沙丘启发的形态、遮阳庭院和自然通风的风塔。在沿海或森林环境中,使用当地木材、植物物种和生态恢复性景观设计,引发客人的沉思。当我们将健康养生仪式作为设计层面的内容时,设计可以承载兼具精神和感官体验的活动。这些仪式植根于当地时,能赋予健康养生文化相关性和情感力量。尊重当地疗愈实践、植物和精神传统的酒店,能提供更深层次的修复,这些是源自当地的健康养生方式。​

设计中的综合健康养生理念也可以体现在微小瞬间。这可能包括冥想或反思空间、花园中的活动区域,或者在流通空间中基于气味的故事讲述。设计的机会在于将健康福祉融入客人的旅行体验,而无需刻意宣扬。用心设计的建筑和室内设计能促进宁静氛围,从降低心率的水景,到营造沉思氛围的阴影图案,皆是如此。

​若能精心运用科技,也可以通过生物钟照明、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睡眠环境和个人生物识别技术,强化文化和健康养生设计。增强现实(AR)赋能的故事讲述以及虚拟预览,甚至能在客人入住前就加深个性化体验和参与感。关键是科技应隐形存在,其作用是支持而非取代人与人的联结以及当地环境特色。​

健康养生服务应由了解祖先仪式的当地从业者提供,并且要在声音、气味和故事讲述中让客人感受到。当健康养生与文化相融合,带来的不仅仅是差异化,而是深厚的情感忠诚度。

Paul Boldy Benoy Future of Hospitality White Paper Placemaking 3

为本地节奏与社区互动而设计

​体验式旅行者希望融入目的地的节奏,因此酒店设计应呼应季节变化、节日庆典、气候周期和文化日程。酒店空间中的时间性设计原则可以在一天、一个月或一年的不同时间展现出不同氛围,在客人的记忆中营造出一种节奏和共鸣。

​脱离社区,往往就无法实现文化沉浸。因此,酒店必须被设计成客人与当地居民之间的桥梁,而非封闭的飞地。这种设计方法通常从公共区域和公共空间开始,打造充满活力的街道景观、对所有人开放的公共咖啡馆、创客空间和活动广场。这是一种为交流而设计、而非排斥的方法。

以社区为中心的设计还意味着规划灵活、模块化的空间,这些空间可以在一天中实现功能转变,从 coworking(共享办公)空间,到娱乐场所,再到快闪活动空间;从茶道仪式空间到故事讲述场所。酒店设计也应融入对季节、节日和神圣时刻的庆祝,从丰收节到斋月,从学校假期到季节性迁徙,设计和活动策划应随着地方的脉搏灵活调整。​

借助以社区为中心的设计,餐饮空间可以兼作烹饪学校,大堂可以充当文化画廊,甚至酒店后台区域也可以纳入社区厨房或合作供应链,采购时优先考虑当地工匠、农民和生产商。​

这些互动时刻能培养共情、打破刻板印象,并在入住登记台的两侧(即酒店方和客人方)创造价值。

Paul Boldy Benoy Future of Hospitality White Paper Community Engagement
Paul Boldy Benoy Future of Hospitality White Paper Community Engagement 2

可持续性与目标

体验式旅行者非常在意自己的旅行 “足迹”。他们希望知道自己的到访有助于当地民生、保护文化并守护自然。酒店不能仅仅是创收机器,而必须具备 “再生” 能力,酒店设计在这种理念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再生旅游(即旅客给予的多于索取的)正变得愈发重要。采用本地材料的低影响建筑、节水策略以及中水回用,都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与当地建立的合作关系,延伸至就业、工匠支持、自然保护和微型企业发展等方面,也同样重要。这些在体验式酒店设计中并非额外附加内容,而是必备要素。

​展现出循环经济模式(包括符合道德的采购、低影响设计、尽量减少浪费以及积极的社区合作)的酒店,更有可能赢得客人的忠诚度。

“当我们重新构想旅行和旅游业的未来图景时,我们得出一个深刻的真理,那就是体验式旅行不再是小众领域,它对旅游业的未来至关重要。”

结语

体验式旅行不是一种潮流,而是一场变革,酒店设计是这种意义的 “翻译者”。要真正实现文化沉浸、基于场所的整体健康养生以及社区互动,酒店设计必须从追求表面华而不实的 “视觉冲击及热闹场面” 转向注重更有意义和价值 的因素,从关注消费转向促进联结,从提供服务转向承担起 管理职责 。

​酒店设计的未来在于打造兼具情感智慧与美观的空间,让客人在这些地方能更深地与土地、人们以及自身建立联结。在一个充斥着各类住宿场所的世界里,我们必须打造那些能 “留存于你心中” 的地方。而且这样做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对于开发商、业主和运营商而言皆是如此,这些举措能带来切实的投资回报(ROI)。开展文化活动的物业能获得更高的日均房价(ADR)和重复到访率;融入社区的健康养生理念胜过千篇一律的水疗服务;体验式旅行往往能缓解季节性影响,因为它给了客人更多在非旺季旅行的理由。​

当我们重新构想旅行和旅游业的未来时,我们得出一个深刻的真理:体验式旅行不再是小众领域,它是旅游业未来的根本所在。

Paul Boldy Benoy Future of Hospitality White Paper Conclusion

欢迎联系

Paul Boldy
酒店版块负责人


如果您想深入探讨本文中提出的任何观点,或与我们交流酒店行业经验,亦或希望与我们取得进一步联系,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Paul: paul.boldy@pragmagroup.com.

Paul Boldy Head of Hospitality Futures
Paul Boldy Benoy Future of Hospitality White Paper Experiential Traveller
Paul Boldy Benoy Future of Hospitality White Paper Placemaking 3
Paul Boldy Benoy Future of Hospitality White Paper Community Engagement
Paul Boldy Benoy Future of Hospitality White Paper Community Engagement 2
Paul Boldy Benoy Future of Hospitality White Paper Conclusion